学党史

应让科学普及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剂

发布时间:2022-08-31 浏览:17331次

   众所周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高度重视科学普及,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技术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一以贯之的思想理念。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我国科学普及事业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卓有成效的科学普及是开展一切科技创新工作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剂。

一、科学普及的重要性

科学普及是指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一种活动。除了普及基本的科学知识与基本科学概念之外,其主要内容还包括实用技术的推广,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的传播。科学普及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使公众通过了解、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和思维去判断处理各种事务,从而具备求真唯实的科学世界观。而公民科学素质是科学普及成果的直接反映,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应用科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物的能力,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科学智慧应对生活,改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素质作为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软实力”和推动形成“人才高素质”的重要因素,同样是决定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只有高度重视科学普及才能加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我市科学普及能力分析

近年来,我市科学普及能力及效益日益凸显,德阳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的比列大幅提升,据中国科普研究所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度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7.2%,高于全省6.9%的平均水平,在全省排名第三;2018年度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8.1%,高于全省7.46%的平均水平,在全省排名第二。但与全国8.47%的比例还有一定差距。同时,根据2018年度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在稳步发展的同时,呈现出不同的群体特征。城镇居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了12.6%,高于全省10.7%的平均水平,而农村居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仅为3.8%,低于全省4.6%的平均水平。因此,要保持我市科学普及能力及水平稳步提升,就要着力构建公民科学素质比例持之以恒、稳定均衡增长态势,营造良好的科学和科普环境,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三、如何让科学普及助力我市经济发展

(一)科教融合,打好经济建设的基础。科普教育是指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教育。单纯的讲,科普科学技术普及,是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教育即教授和育人相结合,是传输讲解知识,使受众完全理解并掌握一定的知识。无论是重点针对群众,重在科普的活动,还是重点针对青少年,重在教育的教学,目的都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不能单纯的割裂开来,少年强则国强,要加强科普和教育系统的协同配合、友好合作,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和群众科学普及,着力提升青少年创新能力及群众科学素质,才有助于经济社会发展。

(二)筑强科普阵地,营造良好的助力经济发展氛围。科普阵地建设是提升群众科学素质的平台和基础。一是积极推进我市科技馆建设。通过集科普资源的配置、开发、集散与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科普设施,资源的集聚共享,激发更多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加深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方法,使更多的公众享受到全面的科普服务,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二是重点支持改善基层社区、农村及乡村中小学科普能力及条件建设,支持社区、农村及乡村中小学建设微型科技馆,加强资源供给和设施配备。三是在科技馆建设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要积极推进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进农村、乡村校园以及全国移动科技馆巡展,有效提升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四是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共享基地建设,推动以科普展教功能为主的科普新型阵地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科普市场,支持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层组织等依托业务范围和工作实际,开展相关科普知识宣传及体验活动,不断完善全市基层科普设施和条件,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氛围。

(三)凝聚资源,强化群众参与科学普及。汇聚多方资源,加强联动协作,固本培元、丰富形式,牢筑群众基础,广泛开展各种科普宣传活动,强化群众参与科学普及。一是重点围绕科普品牌创建,打造特色科普活动。打造科普大讲堂等品牌活动,依托和邀请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及科学传播专家团队,以及我市本土相关领域内知名专家举办科普宣讲活动,大力推进科学精神传播及各项科学素质提升工作。二是大力塑造“全国科普日”品牌活动。集中科协系统力量,汇聚各方资源,加强联动协作,积极组织、动员各县(市、区)持续深入围绕“全国科普日”开展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动,打响以科协为主战场的科普品牌活动。三是认真开展重点时间节点科普宣传活动。积极联合市委宣传部、科技局等相关单位,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科技工作者日”重大时间节点科普宣传活动以及防灾减灾、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及重大主题科普宣传活动。

(四)围绕重点,着力推进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着力抓好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公务员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一是以科技活动为抓手,激发青少年创新热情。争取、协调、整合科普、展品等资源,广泛开展“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有效利用科普展品资源,推进未成年人科学知识普及,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积极组织、动员,做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相关工作,激发青少年创新创业热情。二是强化农村科技服务,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积极开展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科技讲座,探索农机培训及服务新模式,积极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为农民素质提升、农业增产增效做出积极贡献。三是以就业培训和科普宣传为抓手,提高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充分发挥社区科普协会、科普大学等基层科普组织作用,创新科普手段,丰富科普形式,促进社区居民及城镇劳动者树立科学理念,增强科学意识。四是丰富服务形式,提升领导干部及公务员科学素质。通过开展科普讲座、活动,举办报告、论坛,学术交流、研讨,宣传科普读物等形式,助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了解科技发展新动向,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五)创新手段,切实提高科普实效。创新科普服务方式,丰富科普服务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一是切实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推进联网+”科普行动实施,适应信息化时代公众对可视化科普知识的需求,有效利用“天府科技云”“科普中国”等优质资源,实现科普供给智能匹配、精准对接,广泛、智能、精准共享全省乃至全国科普资源及科普服务。二是持续巩固新型信息化科普阵地科普e站建设,引导群众用好用活个性化定制科普资源。三是加强科普资源、科普产品的开发、应用。引进、利用相关资源、平台,结合“天府科技云”建设,开发独具我市特色的、适宜本土的、群众迫切需要的科普资源及产品,如以电视、网络等为载体的新型科普节目、视频、APP等资源,以及以报刊、读物、宣传袋、宣传实物等为载体的传统科普产品及其他创新型科普产品。

总之,科学普及对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提高公众生活质量、推进经济建设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没有科学普及就没有公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没有公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就难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只有聚社会之力,全面形成政府引导、社会给力、公众参与的科普格局,才能厚植科学沃土,渲染科普文化,打好人人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基础,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持续提升,推动科学普及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剂,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德阳市科协  王莉娟

上一篇: 我市旅游场所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下一篇: 我市本土科普资源开发能力有待提升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